手持式溶解氧分析仪的维护与清洁需围绕电极、传感器等核心部件展开,定期操作可确保测量精度并延长设备寿命。以下是具体维护与清洁要点:
一、电极维护
1.定期清洗
-频率:每1-2周清洗一次电极,避免污垢积累导致测量误差。
-方法:将电极放入清水中涮洗,若污物难以去除,可用软布或棉布蘸取去离子水轻轻擦拭,禁止使用有机溶剂或化学清洁剂,以防损坏膜片。
2.电解液管理
-补充与更换:定期检查电解液量,不足时补充专用电解液。若电解液浑浊、结晶或泄露,需立即更换。
-更换周期:电极再生时(约每年一次)需更换电解液,同时更换膜片并清洗银电极(氧化时可用细砂纸抛光)。
3.膜片保护
-更换频率:建议每2-4周更换膜片,水质较好且维护得当时可延长至半年。若开机后读数不稳定或非线性变化,需立即更换。
-更换步骤:
-用去离子水冲掉旧电解液,滴入2-3滴新电解液并甩干。
-普通传感器需滴满新电解液至液面鼓起,压上新膜(不留气泡);盖膜传感器注入半量电解液后旋紧。
-普通膜更换后需放置一夜,盖膜更换后可直接使用。
二、传感器维护
1.膜片清洁
-传感器表面膜片易被油污、灰尘污染,影响氧气探测。需用软布或棉棒蘸取去离子水轻轻擦拭,避免用力过大损坏膜片。
2.气泡处理
-测量时若膜表面积聚气泡,会导致读数偏低。需将传感器头朝上绑在电缆上,避免气泡停留。
三、校准与标定
1.日常校准
-空气校准法(推荐):将电极暴露在清洁空气中,远离风扇、热源和阳光直射。开机后选择“空气校准”,
手持式溶解氧分析仪根据当前温度、气压自动计算饱和溶解氧值(如25℃时约为8.24mg/L),待读数稳定后确认。
-标准液校准法: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液(如0mg/L亚硫酸钠溶液、饱和溶解氧标准液)进行两点标定(零点和量程)。
2.标定注意事项
-标定前检查电极膜是否完好,内部电解液是否充足。
-标定环境温度与实测温度相差不超过±5℃,气压需输入正确值。
-污水或含杂质水样需先过滤,避免污染电极膜。

四、存储与保养
1.短期存储(1-3天):将电极浸入专用电解液或蒸馏水中,保持膜片湿润。
2.长期存储:
-吸干电解液,干燥保存电极,避免膜片受潮老化。
-或在标定杯中装适量水,将传感器置于杯内密封,每1-2个月检查一次,确保水不干涸且无微生物滋生。
3.环境要求:存放于干燥、通风处,避免高温、潮湿环境。
五、操作规范
1.手持式溶解氧分析仪测量前准备:
-确认电池电量充足,显示屏、按键功能正常。
-新电极或长期未用电极需提前活化:浸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1-2小时,使膜充分湿润。
2.测量时注意事项:
-水样需现场采集,避免剧烈搅动导致气泡混入。
-记录测量环境的温度、气压(部分仪器可自动检测)。
-普通传感器需适当搅拌,快速脉冲法或微电极阵列法无需搅拌。
3.测量后处理:用蒸馏水冲洗电极,滤纸吸干表面水分(勿擦膜),关闭仪器电源。